学科需求:物理学院

(友情提示:如表格显示不全,请在浏览器中打开后转屏查看)

物理学院
一级单位 二级单位 平台 专业方向 招聘条件 应聘联系 需求
人数
最晚到岗时间
物理学院 物理系
物理系目前有三个专业方向:凝聚态物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微电子学,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主页https://phys.ustc.edu.cn
凝聚态物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微电子学
在相关方向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并获得博士学位
刘蕾
0551-63601062
liulei22@mail.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
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方向:量子光电芯片,纳米光学与硅基光子学,半导体探测芯片,新能源与新材料。负责人:王亮教授
物理学、光学、微电子
物理或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最好具有以下任一领域相关背景:
1.光电探测器或半导体激光器
2.熟悉微纳米加工设备,平台和工艺;
3.纳米光子学或硅基光子学
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按聘期制副研究员或博士后引进。
王亮
18356002465
Lwang121@ustc.edu.cn
特任副研1名,
博士后2名
待招满为止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依托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中科院重大项目。研究方向:固态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纳米机械振子,微纳器件与量子输运,极端条件集成电路。负责人:郭光灿院士,主页 http://lqcc.ustc.edu.cn/
量子 -计算,量子输运,微纳器件,固体微电子学,超导电子学,集成电路
物理或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并且乐于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具备优秀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能力:
1. 具有量子信息、低温输运或相关物理理论或实验研究基础;
2. 熟悉微纳米加工设备、平台和工艺;
3. 熟悉高频、微波电路、腔-QED理论或实验。
4. 具有硅基材料、集成电路或芯片设计、开发和测试经验;
特别优秀博士毕业生可按聘期制副研究员引进。无博士学位但特别优秀的硕士或本科生可以按聘期制特任助理研究员引进。
段开敏
0551-63606041
duankm@ustc.edu.cn
特任副研3名,
博士后5名
待招满为止
工程与应用物理系
KTX科大反场箍缩装置完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集成,是国内唯一非托卡马克位形磁约束聚变装置。建成的KTX装置储能可达25兆焦、等离子体电流可达1兆安,同时具备电流剖面控制以及边界主动反馈控制两种能力,是国际先进反场箍缩实验装置。项目负责人刘万东教授。
等离子体物理
KTX装置物理运行
1、要求具有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熟悉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基本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大型装置运行、专业诊断设备运行维护等工作者优先;2、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英语口语流利,能熟练应用英语沟通;3、责任心强,有事业心,耐心细致,工作有条理逻辑性强,有较强的人际关系沟通、协调及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能力;4、工作主动积极,有积极参与实验室有效运转的创意与热情。
刘万东
0551-63606044
wdliu@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等离子体物理
KTX装置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等离子体物理
KTX大功率脉冲电源研制维护岗位
高能量密度物理项目组:从事激光聚变相关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主要有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离子体在强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温稠密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等。课题组拥有纳秒和飞秒激光装置以及10T脉冲磁场发生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郑坚教授,个人主页http://dsxt.ustc.edu.cn/zj_js.asp?zzid=668
等离子体物理
激光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的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
学历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语言要求: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英语口语流利,能熟练应用英语沟通。
郑坚
0551-63603744
jzheng@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先进反应堆设计与热工安全:围绕先进反应堆热工水力关键问题,从事堆芯组件子通道性能、堆芯物理热工耦合分析、事故下反应堆系统安全评估等工作。
核能科学与工程
1)博士学位要求,具有博士后/海外研究经历者/相关研究工作经历者优先。
2)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陈红丽
0551-63607931
hlchen1@ustc.edu.cn
2人 待招满为止
先进反应堆设计软件研发:开展反应堆物理、热工、安全性能软件开发以及多物理/多尺度程序耦合。
核能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博士学位要求,在程序设计和编写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具有博士后/海外研究经历者/相关研究工作经历者优先。
2)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人
多模态医学影像和精准放射治疗实验室,主要方向是CT、磁共振、超声、荧光成像及图像引导的精准放疗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发
医学物理、应用物理、核技术、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
1)具有博士学位,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发表过论文或有相关科研经历者优先。
2)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杨益东
0551-63603282
ydyang@ustc.edu.cn
2人 待招满为止
核聚变科学与工程教研室,负责人:叶民友教授。开展磁约束聚变堆相关物理及工程技术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和面上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聚变堆边界与偏滤器物理数值模拟及实验
特任副研究员: (1)等离子体物理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具有博士后/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有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2篇论文。
叶民友
0551-63603224
yemy@ustc.edu.cn
特任副研究员2名;博士后若干 待招满为止
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
特任副研究员: (1)等离子体物理,金属材料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具有博士后/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有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2篇论文。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若干
聚变堆中子学及材料辐照
特任副研究员: (1)核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 具有博士后/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有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2篇论文。
特任副研究员1名;博士后2名
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研究,CFETR设计软件集成与研究。
磁约束聚变物理方向
1.有攀登科学高峰的梦想; 2.有刻苦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 3.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4.对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交叉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秦宏
0551-63600903
13905607343
hongqin@ustc.edu.cn
VINCENT CHAN
0551-63607521
15209838032
chanvs@ustc.edu.cn
4人 待招满为止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CFETR设计软件的集成及堆芯参数的优化》项目课题3,《CFETR物理设计软件集成及验证》。课题研究内容是集成堆芯等离子体物理设计软件,构建堆芯等离子体物理设计平台,综合考虑平衡、稳定性、输运 、台基物理以及偏滤器物理之间的耦合,实现堆芯等离子体参数的方案的选择和参数的优化,为工程设计提供参数和要求。课题 负责人陈锡熊。
等离子体物理专业
具有等离子体物理博士学位,要求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访问学者研究经历;从事等离子体专业相关工作3年以上; 科研能力达到副研究员平均水平。
高翔
0551-65594253
xgao@ipp.ac.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中国科学院磁约束聚变理论中心,秦宏、刘健课题组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加速器物理、计算物理
1)有攀登科学高峰的梦想;
2)有刻苦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
3)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4)对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交叉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秦宏
0551-63600903
13905607343
hongqin@ustc.edu.cn
2名 待招满为止
放射医学物理中心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核科学技术学院为发展我国放射治疗和医学影像事业而成立的科研中心,科研项目涵盖放疗物理、诊断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医学保健物理等方向。 具体信息可见http://crmp.ustc.edu.cn/。
放射治疗和放射影像学、辐射剂量学、临床治疗计划设计和评估、蒙特卡罗计算模拟
具有博士学位,有创新科研能力者优先
徐榭
0551-63607901
xgxu@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近代物理系,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
Our research programs include both domestic projects in China and several larg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These projects include: the BESIII experiment at the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BEPCII); the Belle/BelleII experiment at KEK; the ATLAS/ALICE experiments at CERN; the STAR experiment at BNL; the JLAB 12 GeV upgrade program, the space dark matter search experiment DAMPE; the Large Area High Attitude Cosmic Ray proje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ron beam and muon beam at 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CSNS). We are also actively performing R&D of the particle detection for future accelerator (STCF, CEPC, ATLAS,….) and non-accelerator based experiments. The research field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re mainly phenomenology of particle physics, the intermediate and high energy nuclear physics.
项目负责人:赵政国,网址:http://cicpi2011.ustc.edu.cn
核与粒子物理
加速器物理方向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s should have a Ph.D. in physics, a demonstrated record of accomplishment in research and a publication record that provides academic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
赵政国
zhaozg@ustc.edu.cn
彭海平
penghp@ustc.edu.cn
4人 待招满为止
核与粒子物理
非加速器物理方向
2人
核与粒子物理
探测器开发
2人
天文学系
天文学系主要从事宇宙学、活动星系与正常星系、相对论天体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是我国首批批准的包括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重要高级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与上海天文台联合共建的“星系宇宙学实验室”被中国科学院评定为院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得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https://astro.ustc.edu.cn/11374/list.htm
天体物理
申请人已获得天文专业、物理专业或者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具有在国内外知名天文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二年以上经历;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袁业飞
0551-63606846
yfyuan@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量子生物物理联合实验室
依托科技部973项目,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近期研究方向:基于自旋的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实验研究,单自旋灵敏度磁共振谱仪研制与应用,纳米尺度磁共振研究生物学前沿问题。负责人:杜江峰教授,主页 http://spin.ustc.edu.cn/
量子计算,磁共振,物理电子,精密测量,生物物理
1. 精通程序编制和软件开发,具有仪器工控软件开发成功案例;
2. 在磁共振谱学和成像方向具有丰富的经验,具备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相关研究经验者佳;
3. 精通碳基样品生长、熟练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的设备进行单晶生长,有相关设备建设经验者优先。
乐于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具备优秀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按聘期制副研究员引进。如无博士学位但特别优秀的硕士(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本科(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可以按聘期制特任助理研究员引进。
杜江峰
0551-63607672
qcmr@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中国博士人才网提供技术支持